隧道智能调光系统升级:雷达联动LED实现自适应照明

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网不断延伸,隧道作为关键节点,其照明安全与能耗问题日益凸显。传统隧道照明采用固定亮度模式,存在“白天过亮、夜间过暗”的痛点,不仅浪费能源,更易引发视觉适应滞后导致的交通事故。近期,隧道调光技术迎来革命性升级——基于雷达应用智能照明系统正式投入商用,为行业树立新标杆。

一、雷达+LED:动态调光的核心技术
该系统核心由三部分组成:

  1. 毫米波雷达阵列:布设于隧道入口及内部,实时捕捉车辆速度、位置、车流量数据,精度达0.1秒级响应;

  2. AI调光控制器:根据雷达数据与外部光照传感器信息,动态计算各段所需照度;

  3. 无级调光LED灯具:亮度可在1%-100%区间平滑调节,避免频闪伤眼。

当雷达探测到车辆驶入隧道前200米范围,系统即刻启动“引导照明”模式:入口段亮度梯度提升至临界值(参考JTGT D70/2-01规范),避免“黑洞效应”;车辆通过后,灯具自动调至基础亮度,较传统照明节能超60%。

二、实际应用:秦岭终南山隧道的成功实践
在18.02公里长的秦岭终南山隧道中,该技术已完成全面改造。项目数据显示:

  • 日均节电率达52.3%,年减少碳排放约3800吨;

  • 事故发生率下降31%,尤其夜间追尾事故显著减少;

  • 灯具寿命延长至6万小时,维护成本降低40%。

三、未来展望:智慧灯杆的集成化延伸
当前系统已预留智慧灯杆接口,未来可扩展功能包括:

  • 灯杆集成式雷达探头,减少额外安装成本;

  • 联动视频监控与应急广播,构建主动安防网络;

  • 5G微基站搭载,助力车路协同(V2X)应用。

行业观点
中国照明学会隧道照明专委会主任王建明指出:“雷达感应调光代表了隧道照明智能化方向,其‘按需照明’理念将推动行业标准修订,预计2025年新建隧道渗透率将突破70%。”

有项目需要报价相关问题需要咨询请联系李经理:18930695342

推荐

  • QQ空间

  • 新浪微博

  • 人人网

  • 豆瓣

取消
  • 首页
  • 产品
  • 案例
  • 电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