隧道智能调光系统革新,节能率提升40%!

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网持续加密,隧道照明能耗问题日益凸显。近日,成渝高速青城山隧道完成智能调光系统升级,标志着隧道照明正式迈入“按需供光”时代。

核心技术突破
该系统采用“雷达+视频”双模感知技术,实时监测隧道内车流量、车速及自然光强度。内置的Lux智能算法根据交通数据动态调整LED灯具亮度:当无车辆通行时,照明功率自动降至15%;高峰时段则提升至90%亮度,避免驾驶员因明暗交替产生视觉盲区。

显著节能效益
据运营方数据,全长3.2公里的青城山隧道改造后:

  • 日均耗电量从4800度降至2900度

  • 灯具寿命延长至6万小时(较传统钠灯提升3倍)

  • 年节约电费超150万元

行业标准推进
交通运输部研究院王工指出:“该技术已纳入《公路隧道照明设计规范》(JTJ 026.1-2023修订稿),未来新建隧道需强制配置动态调光模块。”目前全国已有12省启动既有隧道调光改造计划,预计2025年覆盖率将达30%。

专家观点:清华大学智能交通研究所李教授强调:“自适应调光是智慧隧道的基础环节,结合雷达车检与云计算,未来可进一步联动通风、消防系统,构建全生命周期管理链。”

有项目需要报价相关问题需要咨询李经理:18930695342

推荐

  • QQ空间

  • 新浪微博

  • 人人网

  • 豆瓣

取消
  • 首页
  • 产品
  • 案例
  • 电话